第118节(3 / 4)
白云潜还在水源处又放了两棵,这样一来,别的不说,让人抵抗力强些少生病倒是可以的。
生病的人少了,慢慢的药材自然也就够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先把人心稳住,也可以开展别的事情了。毕竟他们不可能在这边一直施粥,这是天气还热,凉了难民们也不可能一直聚在城外。
当然是要还乡的。
回去之后家里屋子没被冲垮的还能收拾收拾住人,冲没了的当然还要重建。赈灾是个技术活,不是抬着银两和粮食来了往那一扔就算了事了的。
更尤其这一回这地的官员从上到下没几个好的,抓完了是肃清了,但干活的人也少了。
就连老八等人也不得不感慨,他们往日有时会觉得官府不做事,有时是真的那官员的问题,有时却也是因为一些实际的原因,没法做得那么面面俱到。如今他们参与其中,才知这也不是说什么就能是什么的,中间有很多的困难。
也只能克服着尽量做到最好,谁也不敢说能做到人人满意,只能尽量让更多的人活着,并且越活越好。
他们中有年纪较大的同样经历过水灾,说是这一回已经比以往要好多了,起码生病的人是越来越少。
身体好了,又能吃饱,别的事儿就都可以克服了。
而这时,慢上一步的王将军正好也带着人赶到了。他们也是一路兼程,但到底跟快马是比不了的,加上出发的又不如白云潜他们早,这就一连拖上了好几日。
现在匪是没有给他们剿的了,二皇子也不用他们的来救了,正好,这些人可以帮着干活。
至此,事情也终于上了正轨,白云潜和裴静深便也不至于那么忙了。
王将军来了之后,也听到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不由大感惊奇,“三个山贼头头都被雷给劈了?”
“静王妃不过请了个宴,便让那些富商老老实实的卖了粮食?”
单知道你厉害,不知道这么厉害呢。
不过王将军听了详情便也不觉得什么了,他只以为是裴静深派人打探出来的。对外裴静深也不可能不帮忙背这个锅,有些事情,他心里清楚,却从不过问,也会帮着瞒着外面。
像是这件事,像是种子的事情。
白云潜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越发的随意。两人的情况是处于心里清楚,却不明说的地步。
他们这边稳了下来,那边京城接到消息,也放下了心。
皇帝甚至有心情挑捡,“怎么都是老二写的折子,老五呢,他都没事要说的么?”
“可能二皇子比较善长这个。”童仁笑着道:“静王殿下一向只会干实事,上折子哪次不是能不写就不写。”
“也是,那孩子就是不会说好听话。”皇帝道。
不过这次的事情一传回来,又有谁能说不是静王的功劳,准确的说不是静王妃的功劳。他一个人,抓了作乱多年的九环山山贼,说服了难民放了二皇子,还要回了赈灾钱粮,后又让那些富商将粮食卖出来,桩桩件件,简直是办得省心又省力,时间还缩得极短。
这是大功一件。
这一回,总算没人能再拦着封侯的事情了。
主要还是大皇子一脉彻底蔫了,二皇子本人又不在,剩下的靖远侯自然不可能出全力,右相等人一看这形势,自己也阻挡不了,便只能认了。
想想还不如前面就让了步呢。
先前皇帝只想着封个侯,现在则不,直接封了一等国公,镇国公。
倒是把宫里面的贵妃娘娘气得不轻,但偏偏儿子还是人家救出来的,只能憋屈着。六皇子更别提了,气得砸了一大堆的东西。 ↑返回顶部↑
生病的人少了,慢慢的药材自然也就够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先把人心稳住,也可以开展别的事情了。毕竟他们不可能在这边一直施粥,这是天气还热,凉了难民们也不可能一直聚在城外。
当然是要还乡的。
回去之后家里屋子没被冲垮的还能收拾收拾住人,冲没了的当然还要重建。赈灾是个技术活,不是抬着银两和粮食来了往那一扔就算了事了的。
更尤其这一回这地的官员从上到下没几个好的,抓完了是肃清了,但干活的人也少了。
就连老八等人也不得不感慨,他们往日有时会觉得官府不做事,有时是真的那官员的问题,有时却也是因为一些实际的原因,没法做得那么面面俱到。如今他们参与其中,才知这也不是说什么就能是什么的,中间有很多的困难。
也只能克服着尽量做到最好,谁也不敢说能做到人人满意,只能尽量让更多的人活着,并且越活越好。
他们中有年纪较大的同样经历过水灾,说是这一回已经比以往要好多了,起码生病的人是越来越少。
身体好了,又能吃饱,别的事儿就都可以克服了。
而这时,慢上一步的王将军正好也带着人赶到了。他们也是一路兼程,但到底跟快马是比不了的,加上出发的又不如白云潜他们早,这就一连拖上了好几日。
现在匪是没有给他们剿的了,二皇子也不用他们的来救了,正好,这些人可以帮着干活。
至此,事情也终于上了正轨,白云潜和裴静深便也不至于那么忙了。
王将军来了之后,也听到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不由大感惊奇,“三个山贼头头都被雷给劈了?”
“静王妃不过请了个宴,便让那些富商老老实实的卖了粮食?”
单知道你厉害,不知道这么厉害呢。
不过王将军听了详情便也不觉得什么了,他只以为是裴静深派人打探出来的。对外裴静深也不可能不帮忙背这个锅,有些事情,他心里清楚,却从不过问,也会帮着瞒着外面。
像是这件事,像是种子的事情。
白云潜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越发的随意。两人的情况是处于心里清楚,却不明说的地步。
他们这边稳了下来,那边京城接到消息,也放下了心。
皇帝甚至有心情挑捡,“怎么都是老二写的折子,老五呢,他都没事要说的么?”
“可能二皇子比较善长这个。”童仁笑着道:“静王殿下一向只会干实事,上折子哪次不是能不写就不写。”
“也是,那孩子就是不会说好听话。”皇帝道。
不过这次的事情一传回来,又有谁能说不是静王的功劳,准确的说不是静王妃的功劳。他一个人,抓了作乱多年的九环山山贼,说服了难民放了二皇子,还要回了赈灾钱粮,后又让那些富商将粮食卖出来,桩桩件件,简直是办得省心又省力,时间还缩得极短。
这是大功一件。
这一回,总算没人能再拦着封侯的事情了。
主要还是大皇子一脉彻底蔫了,二皇子本人又不在,剩下的靖远侯自然不可能出全力,右相等人一看这形势,自己也阻挡不了,便只能认了。
想想还不如前面就让了步呢。
先前皇帝只想着封个侯,现在则不,直接封了一等国公,镇国公。
倒是把宫里面的贵妃娘娘气得不轻,但偏偏儿子还是人家救出来的,只能憋屈着。六皇子更别提了,气得砸了一大堆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