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郭夫人被老太太带倒在地上,摔得头晕眼花,一旁的丫鬟嬷嬷吓得魂都要没了,一窝蜂涌上来,这个扶手臂那个拉衣袖,口里还喊着“夫人夫人您怎么样?”“老太太快醒醒!”“来人啊来人啊!夫人和老太太跌倒了!”
  一团乱麻。
  被抬回上房的郭老夫人很快便醒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扯住床边儿媳妇的手,嘶哑道:“快!快进宫给娘娘送信!”
  郭夫人连忙应道:“好好!娘你先喝口水……”
  郭老夫人喉头发出可怖的“咯咯咔咔”声,摇摇头,死死盯着儿媳妇,定要见着她派人送信进宫才好。郭夫人无奈,只得命丫鬟拿了纸和笔墨来,就在床边小几上摊开写信。
  “娘,要怎么同娘娘说?”
  “不……必,你把今日的事情……写上,就好。”郭老夫人靠在引枕上,说话有些吃力。
  郭夫人很快便写好了,拿给郭老夫人过了一遍,这才仔细折叠好,塞入信封,封好口子,着了老夫人的心腹嬷嬷去送信。原本外头递消息入后宫是不容易的,可这些世家都有自己的路子,便是老嬷嬷去也无碍。
  亲眼见到老嬷嬷拿着信出了门,郭老夫人这才松下一口气,略喝了几口水,缓过劲来,有了精神处理之前的事。她面色平淡,对儿媳道:“慧蘅,那几个嚼舌的奴才,你去处理好。”
  郭夫人,即慧蘅点点头,低声应是,心下却在叹气:究竟连市井都传遍了,处理家中这几个下人有什么用呢?往日遇到*嚼舌根的下人,一般就是扣月钱打板子,可听老太太这意思,似是不打算留活口了。这是明摆着的迁怒,罪过也是摊在她头上,但她这做人儿媳的却不得不从。
  再说宫中,这流言本就是从宫里传出去的,但一开始只在宫人中间流传,宫中后妃们还无知无觉。待这流言转了一圈,又传回宫中时,对皇后德妃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皇后刚收到嫂子的亲笔信时,还笑着同身边心腹大宫女说了一句:“娘和嫂子就是大惊小怪的,流言这种东西,就算是传遍了整个京都,那也得有人信呀。齐修仪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
  德妃听到消息的时间同皇后差不多,但她却比皇后更早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思前想后,她提笔写了信回家,给正任着户部尚书的亲爹写信求助。
  唯有淑妃,听闻此事时反倒是松了口气,此前那种忧心之感仿佛一把利刃悬于头顶,不知何时就会掉下来,也不知会割破哪个身上地方。如今她的预感成真了,她也好想法子应对,心下比先前几日还要踏实一些。
  流言逐渐扩散,朝中官员大多风闻了,却无人敢出言谈论,也勒令自家不许议论此事。这种皇室丑闻,不管是真是假,都不是外人能随意谈论的,知道得太多了——死得早。
  不过虽然朝臣们都表现出一副“我什么都没听说”的模样,但耳朵却都竖得高高的,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宫内情况发展。
  刘延果然没让大家失望。
  在皇后和德妃得到消息后的第二天,圣上召了太医院院判林大人入宫请平安脉,林院判在未央宫内盘桓了许久,期间三位皇子结伴去了一趟未央宫,说是去看望永宁公主,却在路过宣室殿时进去给他们父皇请了安。
  第二日风平浪静,林院判的嘴紧得像蚌壳,任好奇的人们怎么撬也不开,连家人问他具体情形,他都是打哈哈遮掩过去。这样神神秘秘的更惹人心痒了,外头的传言一变再变,甚至还有地下赌坊开出了局,赌到底哪个皇子才是圣上亲生的,还是全都不是。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刘延没有沉住太久的气,很快,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遭训斥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出宫墙,尤其是皇后嫡出的二皇子,在学业遭到严厉批评后,被圣上当着几位大学士的面说了一句:“此儿不类朕也!”
  整个京都恍然大悟。
  皇后抱着二皇子哭得死去活来,又被发跣足到宣室殿外跪了两个时辰,却未得到允许入内,只有圣上的心腹张福太监出来转达了一句话——“皇后殿前失仪,有负中宫之德,禁足一月不得出凤仪宫,自省其行。”
  皇后傻眼了。
  德妃心惊胆战了一阵,发现皇后和二皇子吸引了大部分火力,心下顿时放了心,开始幸灾乐祸起来。她可真是没想到皇后能有那么大的胆子,竟还跟齐修仪是一路货色,亏得往日还装出一副高贵威严的样子,真真是要叫她笑掉大牙了!
  可还没等她开心两天,刘延又一次训斥大皇子“莽撞”,二皇子“顽劣”,三皇子“庸碌”,每一句话都被史官记载,吓得德妃惊慌失措。
  淑妃一直很安静,毕竟三皇子不是她亲生的,不管他是不是圣上的种,都和她无关。三皇子挨训了她也不难过——毕竟圣上也没有说错不是?三皇子本来就是几个兄弟里头最平庸无能的那个。
  曾经无数次,在三皇子的课业远远跟不上教授进度时,她就在心里恶意地想过,八成就是他那个低贱的生母坏了血统,弄出这么个蠢东西来!这种时候,她早已忘了自己的庶女身份,忘了自己的亲娘比她口中“低贱”的人还要不如。
  有时候很多事情都不用明说,事关后宫及皇嗣,朝臣们一个个都伶俐了起来,眼见着圣上一天天对几位皇子不满,那唯一一位“亲生的”就显了出来,虽然那只是个公主。
  *
  临安毕竟远离京都,消息传得不是那么快,等到连三爷夫妇听闻此事时,朝中的大方向已经尘埃落定:德妃之父因贪腐之罪遭革职,几个郭家在朝中得力的臣子接连降级,唯有收养皇子的淑妃身后秦家安然无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