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朕小青梅 第90节(2 / 4)
一定是因此,她才会脑袋浆糊一般,颤声道:“我没有不愿意……”
她话音未落,就被楚正则忽地抱起。
惊呼与粗喘,都被掩抑在澡堂的四扇美人执花的丝绸屏风后。
美人低眉垂目地嗅着手中的牡丹花,被水汽氤氲出迷离与羞怯,似是不忍看,也不忍听,一旁的激烈的水声。
在四溅的水声里,只有隐约的低声,若隐若现地传来——
“汤圆儿,唤夫君……”
“夫、夫君……”
*
澡房荒唐一夜之后,薛玉润压根没敢看进去收拾的珑缠的神色。还好珑缠修炼得当,看到漏了大半的水喝满地的水渍也面不改色。
可饶是如此,薛玉润依然一度不想在千秋宫沐浴,非得缠着楚正则住到乾坤殿去。
楚正则自无不应。只不过,自此之后,薛玉润埋头苦读典籍,很有一种,如果顾如瑛和赵渤的事没有解决,就要直接将他忘得“一干二净”的架势。
好在,钱筱在识芳殿觐见薛玉润,薛玉润所查之事,也终于有了进展。
“先生,学生有一事不明。学生查过宫中历代公主的教习先生,皆为孀居或者自梳的妇人。”薛玉润隐去顾如瑛和赵渤的事,请教钱筱,道:“就连巾帼书院也有这样不成文的规矩。”
“典籍里明明没有记载,可人人都当它是铁板钉钉的规矩。”薛玉润微微蹙眉,问道:“这是为何?”
“因为成婚的妇人,须操持一家庶务。家里规矩多的,还要到公婆跟前晨昏定省。”钱筱并不拐弯抹角,温和地对薛玉润解释道:“她们没有这个闲时。”
薛玉润摇了摇头:“我曾想过这一个缘由。但如果一家能出一位公主的教习先生或是巾帼书院的山长,且不说束脩高低,但于合族女子的名望都大有裨益。”
也正是因此,蒋山长、钱夫人乃至顾如瑛,她们当山长或教习先生,都不会受到来自家中的大阻力。
“有这样的好处,操持一家庶务、侍奉公婆这种事,总能找到人代劳。”这才是薛玉润最困惑的地方。不用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但总得有一两家,觉得这好处大过在家操持庶务吧。
“是这个理。”钱筱点了点头:“但是,除此之外,最要紧的,还是因为孩子。”
薛玉润一愣:“孩子?”
像楚正则这般日理万机,她也没觉得他耽误了什么呀。
“其一,寻常人家五岁入族学启蒙。一到五岁间,都需要母亲教导,这也是为何都说娶妻娶贤。乳母见识浅薄,不会有人愿意将他们的孩子只交付乳母之手。”
“其二,这些妇人大多数自然有公婆,但是她们也会担心,若是将孩子交付公婆抚育,恐怕会跟她们不亲近。”
“其三,若是有了孩子,又去当教习先生的人,恐怕不仅会被人指责对孩子不负责任,还会被人斥责没有专心治学。再加上还有家中庶务要处置,就更不会有人敢成婚之后,还去当教习先生。”
“典籍不写,恐怕也是觉得无甚可写,现在这样,也并无不妥吧。”钱筱叹息道。
“先生,我明白了。”薛玉润点了点头,转而看着识芳殿里挂着的画像。
识芳殿中,挂着自昭文帝的母亲孝慈肃皇后以来,除太皇太后外,一共四代皇后的画像。她们正眉目温和端庄地看着她。
“先生,您觉得,这样的不成文的规矩,可改吗?”薛玉润也静静地注视着她们,忽而问道。
钱筱听到她这一问,唇边浮现出欣慰的笑容,问道:“娘娘,乾天坤地,您为天下之母。您以为呢?”
薛玉润看向钱筱,道:“要寻一个法子,既要让她们的孩子能获得才德兼备之人的抚育,又要让她们能时时看到孩子,而不必全权交由公婆照料。而且,要让世人相信,她们足够厉害,有了孩子也不会耽误治学。” ↑返回顶部↑
她话音未落,就被楚正则忽地抱起。
惊呼与粗喘,都被掩抑在澡堂的四扇美人执花的丝绸屏风后。
美人低眉垂目地嗅着手中的牡丹花,被水汽氤氲出迷离与羞怯,似是不忍看,也不忍听,一旁的激烈的水声。
在四溅的水声里,只有隐约的低声,若隐若现地传来——
“汤圆儿,唤夫君……”
“夫、夫君……”
*
澡房荒唐一夜之后,薛玉润压根没敢看进去收拾的珑缠的神色。还好珑缠修炼得当,看到漏了大半的水喝满地的水渍也面不改色。
可饶是如此,薛玉润依然一度不想在千秋宫沐浴,非得缠着楚正则住到乾坤殿去。
楚正则自无不应。只不过,自此之后,薛玉润埋头苦读典籍,很有一种,如果顾如瑛和赵渤的事没有解决,就要直接将他忘得“一干二净”的架势。
好在,钱筱在识芳殿觐见薛玉润,薛玉润所查之事,也终于有了进展。
“先生,学生有一事不明。学生查过宫中历代公主的教习先生,皆为孀居或者自梳的妇人。”薛玉润隐去顾如瑛和赵渤的事,请教钱筱,道:“就连巾帼书院也有这样不成文的规矩。”
“典籍里明明没有记载,可人人都当它是铁板钉钉的规矩。”薛玉润微微蹙眉,问道:“这是为何?”
“因为成婚的妇人,须操持一家庶务。家里规矩多的,还要到公婆跟前晨昏定省。”钱筱并不拐弯抹角,温和地对薛玉润解释道:“她们没有这个闲时。”
薛玉润摇了摇头:“我曾想过这一个缘由。但如果一家能出一位公主的教习先生或是巾帼书院的山长,且不说束脩高低,但于合族女子的名望都大有裨益。”
也正是因此,蒋山长、钱夫人乃至顾如瑛,她们当山长或教习先生,都不会受到来自家中的大阻力。
“有这样的好处,操持一家庶务、侍奉公婆这种事,总能找到人代劳。”这才是薛玉润最困惑的地方。不用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但总得有一两家,觉得这好处大过在家操持庶务吧。
“是这个理。”钱筱点了点头:“但是,除此之外,最要紧的,还是因为孩子。”
薛玉润一愣:“孩子?”
像楚正则这般日理万机,她也没觉得他耽误了什么呀。
“其一,寻常人家五岁入族学启蒙。一到五岁间,都需要母亲教导,这也是为何都说娶妻娶贤。乳母见识浅薄,不会有人愿意将他们的孩子只交付乳母之手。”
“其二,这些妇人大多数自然有公婆,但是她们也会担心,若是将孩子交付公婆抚育,恐怕会跟她们不亲近。”
“其三,若是有了孩子,又去当教习先生的人,恐怕不仅会被人指责对孩子不负责任,还会被人斥责没有专心治学。再加上还有家中庶务要处置,就更不会有人敢成婚之后,还去当教习先生。”
“典籍不写,恐怕也是觉得无甚可写,现在这样,也并无不妥吧。”钱筱叹息道。
“先生,我明白了。”薛玉润点了点头,转而看着识芳殿里挂着的画像。
识芳殿中,挂着自昭文帝的母亲孝慈肃皇后以来,除太皇太后外,一共四代皇后的画像。她们正眉目温和端庄地看着她。
“先生,您觉得,这样的不成文的规矩,可改吗?”薛玉润也静静地注视着她们,忽而问道。
钱筱听到她这一问,唇边浮现出欣慰的笑容,问道:“娘娘,乾天坤地,您为天下之母。您以为呢?”
薛玉润看向钱筱,道:“要寻一个法子,既要让她们的孩子能获得才德兼备之人的抚育,又要让她们能时时看到孩子,而不必全权交由公婆照料。而且,要让世人相信,她们足够厉害,有了孩子也不会耽误治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