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1 / 3)
419大进攻的序曲4
1939年12月1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本来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即《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规定,苏联将占领波兰的东部,但是由于苏军大量军力深陷芬兰,没有及时去占领波兰东部,因此德军长驱直入,占领了波兰全境。虽然后来德军主动退出了一些地区,把它们让给苏联,但是斯大林对此依然十分恼火,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和德国人闹翻的时候。这时,波兰一艘名叫“雄鹰”号的潜艇侥幸逃离了塔林,却给波罗的海三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就在战争爆发前七个月,波兰海军从荷兰正式接收了一艘新型潜艇,并命名为“雄鹰”号。战争爆发伊始,“雄鹰”号便被部署在格但斯克海峡担负作战任务。不巧的是,潜艇空气压缩机的管道系统出现故障,潜艇需要前往瑞典南部哥得兰岛进行维修。波兰潜艇到来的消息传到了塔林的德国大使馆,德国大使立即约见塔林官员要求立即扣留“雄鹰”号。这一情报传到“雄鹰”号后,虽然艇长还在医院就诊,但艇员们还是决定立即启航离开塔林,但不巧的是12月21日天德国货船“塔拉塔”号刚好从塔林出发前往德国,因此“雄鹰”号无法立即启航逃离。(根据国际法规定,双方交战国船只如果从同一中立国港口出发,那么前后时间间隔不能少于24个小时。)滞留在港内的“雄鹰”号被迫又等了整整一天,最终还是被爱沙尼亚当局扣留了。
时任爱沙尼亚军队总司令的约翰?拉伊多内将军主持召开了特别会议,商讨如何处置波兰潜艇一事,最后决定拆卸潜艇上的鱼雷、弹药和火炮尾闩,没收艇上的海图及导航设备,所有艇员也要被囚禁在沿岸的兵营内。12月26日,还不放心的爱沙尼亚当局又下令抽取潜艇上的燃油。随后爱沙尼亚的报纸向外界报道了爱沙尼亚扣留波兰潜艇一事。不过,爱沙尼亚当局采取的保安措施却异常疏忽,潜艇只有两名爱沙尼亚哨兵看守,以至于后来这艘潜艇逃离的塔林。波兰潜艇的逃逸触怒了德国,却也正中了苏联的下怀。
苏联《真理报》发表了塔斯社的一份声明,声明指出:“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波兰海军的潜艇在波罗的海国家的支持下,正隐藏在三国海域内。爱沙尼亚政府有预谋地释放了已被扣留的波兰潜艇。苏联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行动,以防范隐藏在波罗的海三国海域的潜艇活动。”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紧急召见爱沙尼亚驻莫斯科大使,正式向爱沙尼亚发出照会:由于爱沙尼亚当局不恪守中立立场,帮助波兰潜艇逃逸,因此苏联海军将进入爱沙尼亚海域搜寻波兰潜艇。就在当天晚上,蓄谋已久的苏联派遣军舰开始沿着安格纳岛和纳伊萨尔岛一线进行巡逻,9架苏联飞机也沿着塔林海岸低空飞行。由于当时局势非常紧张,爱沙尼亚当局并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第二天,苏联海空军继续在爱沙尼亚空域和水域大肆活动。曾在沙俄军队担任过军官的爱沙尼亚三军总司令约翰?拉伊多内将军深谙俄国人的性格,为了不给苏联方面留下任何口实,他严令禁止爱沙尼亚军队对侵入境内的苏军开火。这或许是这个小国军队统帅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新的“事件”又发生了。苏联塔斯社向外界发布了一系列“惊人”消息:一艘名为“五金工人”号的运输商船在波罗的海被不明国籍的潜艇用鱼雷击沉,船上24名乘员有19名获救,另外5名失踪。苏联“少先队员”号货轮在挪威海峡遭到不明国籍潜艇袭击。很显然,塔斯社发布的假消息很“内行”,他们没有直接指责波兰潜艇,而是在相应的时间内将“事故”分布在相应的路线上,以印证是波兰潜艇所为。就在苏联舆论围攻爱沙尼亚的同时,部署在爱沙尼亚周边的苏军也频繁制造事端。爱沙尼亚国会和国家委员会在塔林召开了最后一次应对苏联军事威胁的扩大会议,所有与会者都很明白:苏联提供的所谓选择其实就是战争的最后通牒,如果拒绝签署条约,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如果签署这样的协议,又将意味着国家民族将失去主权,沦为苏联的一个被保护国。面对这样的抉择,没有任何国家能帮助爱沙尼亚摆脱危局。为了保证爱沙尼亚民族的“物理存在”,大会一致通过了接受苏联提出的协议。爱沙尼亚国家委员会成员布赫克最后无奈地讲到:“我们将试图通过屈辱的方式来保障我们民族的存在,如果俄国人要彻底占领我们的土地,那么我们将移居到他们的土地上……”
莫斯科最终签署了苏联和爱沙尼亚之间的“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爱沙尼亚政府允许苏联红军在其领土驻扎。苏联海军和空军纷纷开始在其领土上修建军事基地。独立的爱沙尼亚共和国就这样加入了苏联红色帝国。随后,苏联又如法炮制,将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也吞并了。
爱沙尼亚当局从波兰“雄鹰”号潜艇上拆卸了大概价值50万美金的物资,爱沙尼亚三军统帅约翰?拉伊多内将军最后下令将其没收并充为国有。但是这些收获和爱沙尼亚在政治上遭受的巨大损失相比更显得得不偿失了。莫斯科当局利用波兰潜艇逃逸事件做足了文章,同时也在国际上释放了政治烟雾弹。但实际上,即使没有发生波兰潜艇逃逸事件,苏联当局也会想方设法制造其他借口侵吞爱沙尼亚,因为在此前苏、德签署的秘密协议中,爱沙尼亚的命运早已注定。
“雄鹰”号潜艇到达英国后即加入了英国海军的战斗序列,而且继续悬挂波兰国旗,仍由原来的波兰水兵操控作战。“雄鹰”号在后来的作战中至少击沉了一艘德国运兵船(排水量5260吨)并杀死了船上的几百名德国士兵。在加入英国海军序列7个月后,“雄鹰”号潜艇在北海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幸触雷沉没,全艇官兵全部罹难。
苏联在东欧的扩张还算顺利,但是在远东,一场大战却让这位红色巨人伤透了脑筋。
420大进攻的序曲5
到1940年1月5日,芬军已濒于兵员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的险境。英法两国虽表示愿意出兵援助芬兰,德国却威胁说如芬兰接受英法援助,战火将扩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挪威迫于德国的压力,拒绝英法军队过境。在这种情况下,芬兰政府在瑞典的斡旋下于1月7日派代表至莫斯科与前苏联议和的矛盾并未了结,它使芬兰丧失了1/l0即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芬军总司令曼纳海姆痛楚地说:“该条约给我国的战略地位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丧失了本来可以保证我们阻止入侵军队前进的全部要地。新的国界使芬兰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汉科则像一支指向我国心脏的手枪。”根据1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里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仅仅过了一年,就又在德国支持下和苏联爆发了持续战争。
苏联外交官莫洛托夫挟带着苏联在东欧胜利的余威,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宣布之前中国与苏俄以及中国与沙俄签署的一些列条约全部无效,要求将蒙古和东北的边境线恢复到1914年之前的状态,而中亚的边境线如何划分,可以再议。同时,莫洛托夫还要求中国同意苏军进入中国境内剿灭沙俄势力。
这些无理的要求立刻遭到了顾维钧的拒绝,莫洛托夫一脸的无奈,说道:“贵国缺乏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经验和诚意,那么一切的后果都将由你们承担。”
顾维钧笑道:“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我们可以动员五千万人参军,一万万人投入军事生产。中国不是波兰和爱沙尼亚,我们不怕莫洛托夫先生送来的面包篮和鸡尾酒。”
莫洛托夫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地返回莫斯科,途中,他在图伦做了短暂的停留,见到了正在整军备战的朱可夫。
“朱可夫同志,我向你传达第一书记斯大林同志的口头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狠狠地教训沙俄余孽和他们的走狗。”莫洛托夫说
“莫洛托夫同志,请转告领袖,我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的。”朱可夫说道
莫洛托夫回到了莫斯科,他见到斯大林的第一句话就是:“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先听坏消息吧,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好消息着实不少~”斯大林搓搓自己的大胡子,有些漫不经心地看着波罗的海地区的地图。
“坏消息是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和我这次中国之行所见所闻,中国人已经开始准备在新疆和中亚一带准备对我们发动一轮新的攻势。”莫洛托夫说道
“那么好消息呢?”斯大林问道
“好消息是我相信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并且朱可夫同志能应付过来!”莫洛托夫答道
此时此刻的斯大林不得不放下看待中国人的有色眼镜,重新用着正常人的心态和冷静不带有偏见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身边的这个民族和国度。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转变过程。就像是一个人。一个强大而又狂妄的强者,他肆意的可以去掠夺这位弱小而又软弱的邻居来满足自己强大的私欲。但是在自己抱着老婆打盹的这么短的时间后,当自己还想再去欺凌一下这斤小软弱可欺的邻居时,却被首先狠狠的当着全世界人的面扇了两耳光。
斯大林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
“德国人真是心急啊~!”北京总参谋部的作战室里,年过半百的徐天宝坐在长条桌的一头,“既然这样,现在是时候告诉德国人我们即将要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了,也让德国人在西部多弄点动静出来拖住苏联人,我们两头并进的效果肯定要比单方面的行动更好。但是不用告诉我们具体的攻击目标,只用告诉他,我们中国将在中亚和苏联接壤的一带发动新一轮的攻势,我相信就是这么一点消息就已经足够希特勒细心若狂了。”
薛岳看了看面前的作战计划书,问道:“只是士兵们对出国作战的正义性似乎还有些不理解。”
“有什么不理解的?这个世界只有强权没有正义。老祖宗早就说了,成者王侯败者贼~赢的人总是正义的。”徐天宝说道:“再说了,这西伯利亚在元朝时就是属于中国的岭北省和辽阳省,自古就是我们中国的固有领土,现在我们只是收复失地罢了。让宣传部那些人加把劲儿,多做做思想工作。” ↑返回顶部↑
1939年12月1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本来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即《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规定,苏联将占领波兰的东部,但是由于苏军大量军力深陷芬兰,没有及时去占领波兰东部,因此德军长驱直入,占领了波兰全境。虽然后来德军主动退出了一些地区,把它们让给苏联,但是斯大林对此依然十分恼火,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和德国人闹翻的时候。这时,波兰一艘名叫“雄鹰”号的潜艇侥幸逃离了塔林,却给波罗的海三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就在战争爆发前七个月,波兰海军从荷兰正式接收了一艘新型潜艇,并命名为“雄鹰”号。战争爆发伊始,“雄鹰”号便被部署在格但斯克海峡担负作战任务。不巧的是,潜艇空气压缩机的管道系统出现故障,潜艇需要前往瑞典南部哥得兰岛进行维修。波兰潜艇到来的消息传到了塔林的德国大使馆,德国大使立即约见塔林官员要求立即扣留“雄鹰”号。这一情报传到“雄鹰”号后,虽然艇长还在医院就诊,但艇员们还是决定立即启航离开塔林,但不巧的是12月21日天德国货船“塔拉塔”号刚好从塔林出发前往德国,因此“雄鹰”号无法立即启航逃离。(根据国际法规定,双方交战国船只如果从同一中立国港口出发,那么前后时间间隔不能少于24个小时。)滞留在港内的“雄鹰”号被迫又等了整整一天,最终还是被爱沙尼亚当局扣留了。
时任爱沙尼亚军队总司令的约翰?拉伊多内将军主持召开了特别会议,商讨如何处置波兰潜艇一事,最后决定拆卸潜艇上的鱼雷、弹药和火炮尾闩,没收艇上的海图及导航设备,所有艇员也要被囚禁在沿岸的兵营内。12月26日,还不放心的爱沙尼亚当局又下令抽取潜艇上的燃油。随后爱沙尼亚的报纸向外界报道了爱沙尼亚扣留波兰潜艇一事。不过,爱沙尼亚当局采取的保安措施却异常疏忽,潜艇只有两名爱沙尼亚哨兵看守,以至于后来这艘潜艇逃离的塔林。波兰潜艇的逃逸触怒了德国,却也正中了苏联的下怀。
苏联《真理报》发表了塔斯社的一份声明,声明指出:“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波兰海军的潜艇在波罗的海国家的支持下,正隐藏在三国海域内。爱沙尼亚政府有预谋地释放了已被扣留的波兰潜艇。苏联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行动,以防范隐藏在波罗的海三国海域的潜艇活动。”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紧急召见爱沙尼亚驻莫斯科大使,正式向爱沙尼亚发出照会:由于爱沙尼亚当局不恪守中立立场,帮助波兰潜艇逃逸,因此苏联海军将进入爱沙尼亚海域搜寻波兰潜艇。就在当天晚上,蓄谋已久的苏联派遣军舰开始沿着安格纳岛和纳伊萨尔岛一线进行巡逻,9架苏联飞机也沿着塔林海岸低空飞行。由于当时局势非常紧张,爱沙尼亚当局并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第二天,苏联海空军继续在爱沙尼亚空域和水域大肆活动。曾在沙俄军队担任过军官的爱沙尼亚三军总司令约翰?拉伊多内将军深谙俄国人的性格,为了不给苏联方面留下任何口实,他严令禁止爱沙尼亚军队对侵入境内的苏军开火。这或许是这个小国军队统帅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新的“事件”又发生了。苏联塔斯社向外界发布了一系列“惊人”消息:一艘名为“五金工人”号的运输商船在波罗的海被不明国籍的潜艇用鱼雷击沉,船上24名乘员有19名获救,另外5名失踪。苏联“少先队员”号货轮在挪威海峡遭到不明国籍潜艇袭击。很显然,塔斯社发布的假消息很“内行”,他们没有直接指责波兰潜艇,而是在相应的时间内将“事故”分布在相应的路线上,以印证是波兰潜艇所为。就在苏联舆论围攻爱沙尼亚的同时,部署在爱沙尼亚周边的苏军也频繁制造事端。爱沙尼亚国会和国家委员会在塔林召开了最后一次应对苏联军事威胁的扩大会议,所有与会者都很明白:苏联提供的所谓选择其实就是战争的最后通牒,如果拒绝签署条约,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如果签署这样的协议,又将意味着国家民族将失去主权,沦为苏联的一个被保护国。面对这样的抉择,没有任何国家能帮助爱沙尼亚摆脱危局。为了保证爱沙尼亚民族的“物理存在”,大会一致通过了接受苏联提出的协议。爱沙尼亚国家委员会成员布赫克最后无奈地讲到:“我们将试图通过屈辱的方式来保障我们民族的存在,如果俄国人要彻底占领我们的土地,那么我们将移居到他们的土地上……”
莫斯科最终签署了苏联和爱沙尼亚之间的“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爱沙尼亚政府允许苏联红军在其领土驻扎。苏联海军和空军纷纷开始在其领土上修建军事基地。独立的爱沙尼亚共和国就这样加入了苏联红色帝国。随后,苏联又如法炮制,将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也吞并了。
爱沙尼亚当局从波兰“雄鹰”号潜艇上拆卸了大概价值50万美金的物资,爱沙尼亚三军统帅约翰?拉伊多内将军最后下令将其没收并充为国有。但是这些收获和爱沙尼亚在政治上遭受的巨大损失相比更显得得不偿失了。莫斯科当局利用波兰潜艇逃逸事件做足了文章,同时也在国际上释放了政治烟雾弹。但实际上,即使没有发生波兰潜艇逃逸事件,苏联当局也会想方设法制造其他借口侵吞爱沙尼亚,因为在此前苏、德签署的秘密协议中,爱沙尼亚的命运早已注定。
“雄鹰”号潜艇到达英国后即加入了英国海军的战斗序列,而且继续悬挂波兰国旗,仍由原来的波兰水兵操控作战。“雄鹰”号在后来的作战中至少击沉了一艘德国运兵船(排水量5260吨)并杀死了船上的几百名德国士兵。在加入英国海军序列7个月后,“雄鹰”号潜艇在北海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幸触雷沉没,全艇官兵全部罹难。
苏联在东欧的扩张还算顺利,但是在远东,一场大战却让这位红色巨人伤透了脑筋。
420大进攻的序曲5
到1940年1月5日,芬军已濒于兵员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的险境。英法两国虽表示愿意出兵援助芬兰,德国却威胁说如芬兰接受英法援助,战火将扩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挪威迫于德国的压力,拒绝英法军队过境。在这种情况下,芬兰政府在瑞典的斡旋下于1月7日派代表至莫斯科与前苏联议和的矛盾并未了结,它使芬兰丧失了1/l0即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芬军总司令曼纳海姆痛楚地说:“该条约给我国的战略地位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丧失了本来可以保证我们阻止入侵军队前进的全部要地。新的国界使芬兰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汉科则像一支指向我国心脏的手枪。”根据1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里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仅仅过了一年,就又在德国支持下和苏联爆发了持续战争。
苏联外交官莫洛托夫挟带着苏联在东欧胜利的余威,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宣布之前中国与苏俄以及中国与沙俄签署的一些列条约全部无效,要求将蒙古和东北的边境线恢复到1914年之前的状态,而中亚的边境线如何划分,可以再议。同时,莫洛托夫还要求中国同意苏军进入中国境内剿灭沙俄势力。
这些无理的要求立刻遭到了顾维钧的拒绝,莫洛托夫一脸的无奈,说道:“贵国缺乏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经验和诚意,那么一切的后果都将由你们承担。”
顾维钧笑道:“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我们可以动员五千万人参军,一万万人投入军事生产。中国不是波兰和爱沙尼亚,我们不怕莫洛托夫先生送来的面包篮和鸡尾酒。”
莫洛托夫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地返回莫斯科,途中,他在图伦做了短暂的停留,见到了正在整军备战的朱可夫。
“朱可夫同志,我向你传达第一书记斯大林同志的口头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狠狠地教训沙俄余孽和他们的走狗。”莫洛托夫说
“莫洛托夫同志,请转告领袖,我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的。”朱可夫说道
莫洛托夫回到了莫斯科,他见到斯大林的第一句话就是:“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先听坏消息吧,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好消息着实不少~”斯大林搓搓自己的大胡子,有些漫不经心地看着波罗的海地区的地图。
“坏消息是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和我这次中国之行所见所闻,中国人已经开始准备在新疆和中亚一带准备对我们发动一轮新的攻势。”莫洛托夫说道
“那么好消息呢?”斯大林问道
“好消息是我相信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并且朱可夫同志能应付过来!”莫洛托夫答道
此时此刻的斯大林不得不放下看待中国人的有色眼镜,重新用着正常人的心态和冷静不带有偏见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身边的这个民族和国度。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转变过程。就像是一个人。一个强大而又狂妄的强者,他肆意的可以去掠夺这位弱小而又软弱的邻居来满足自己强大的私欲。但是在自己抱着老婆打盹的这么短的时间后,当自己还想再去欺凌一下这斤小软弱可欺的邻居时,却被首先狠狠的当着全世界人的面扇了两耳光。
斯大林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
“德国人真是心急啊~!”北京总参谋部的作战室里,年过半百的徐天宝坐在长条桌的一头,“既然这样,现在是时候告诉德国人我们即将要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了,也让德国人在西部多弄点动静出来拖住苏联人,我们两头并进的效果肯定要比单方面的行动更好。但是不用告诉我们具体的攻击目标,只用告诉他,我们中国将在中亚和苏联接壤的一带发动新一轮的攻势,我相信就是这么一点消息就已经足够希特勒细心若狂了。”
薛岳看了看面前的作战计划书,问道:“只是士兵们对出国作战的正义性似乎还有些不理解。”
“有什么不理解的?这个世界只有强权没有正义。老祖宗早就说了,成者王侯败者贼~赢的人总是正义的。”徐天宝说道:“再说了,这西伯利亚在元朝时就是属于中国的岭北省和辽阳省,自古就是我们中国的固有领土,现在我们只是收复失地罢了。让宣传部那些人加把劲儿,多做做思想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