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3 / 4)
“行了,噤声,学子们宣誓了。”在一旁听他们嘀嘀咕咕的程幼娘忍不住瞪两人:“你们是领袖!形象呢?表率作用呢?”
沈淑窈天不怕地不怕,哄她爹都和喝水吃饭一样,唯有这位嫂子能把她治的死死的。和小时候一样讪讪的吐了吐舌头,沈淑窈正了神色,示意礼仪官可以开始考前宣誓仪式。
冷风呼啸中,几千学子右手握拳,举起,一声声念出他们从进学时便开始背诵的条例。这些话语早已深入人心,是他们始终追随的目标。
几千人的声音,有千军万马的气势。沈淑窈亦明白,这些便是国家的未来。如沈安侯所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会是你们的。”年轻人才是未来的主宰,才预示着无限可能。
宣誓过后,自然是各自寻找考场和座位,学子们满脸骄傲,目不斜视。他们是各地选拔出来最优秀的人才,通过层层考核才来到这里。而在这场考试之后,他们便有了角逐官场的权利。
哪怕是沈淑窈说了一万遍“当百姓的公仆”,所有人对为官的第一个想法始终是权利的象征。不过这也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只沈淑窈一直将吏治抓的极其严格,尽量少出贪官污吏,或碌碌无为之辈。
辰时初刻,铃声响,一张张带着墨香的考卷被发了下去。考官们在讲台上诵念考试注意事项,随时观察着下头的动向。
沈安侯和林菁也难得的有兴趣出来客串一把监考老师,只两人黏黏糊糊非要在同一个考场里,还不时“交头接耳”。巡考的楚瑜看的一脸黑线,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他俩。
老头老太太脸皮厚,根本不搭理年轻人。实在是他们太熟悉这种考试的氛围,简直让他们怀疑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他们原来的世界里。
“那时候国考也是这差不多的样子诶。”林菁所在的医学院当过国考考场,她也参与过监考,和如今并无二致:“不过这个时代的条件还是不行,连个空调都没有。”
“你就消停了吧,想想当年连辣椒都没有,还不是挺过来了?”沈安侯说的无可奈何,心里却在琢磨着,虽然没有空调,但电风扇暖风机可以着手考虑起来了。
“那点灯呢?不是说可以投入使用了么?”林菁思维跳的快:“今天是个大晴天还好,但总有遇上阴天的时候吧?”
“点灯要装,但要从所有学校开始。”沈安侯解释道:“那些才是日读书夜读书的人呢,别的小小年纪熬坏了眼睛。考试不过三个小时,所有人克服克服嘛。”
他们一边闲聊,时间亦飞快过去。除了中途如厕,学子们奋笔疾书。他们之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年纪不小在社会中做了许久的工匠农人,没有人觉得自己身份更高一等,也没有人会妄自菲薄,因为他们始终站在相同的平台上,平等公平的进行角逐。
上午考试的是时政,下午还有三小时的论述。沈安侯完全将后世的考试方法抄给了闺女,而沈淑窈亦觉得很不错。为官者不就是要了解政局并知道如何解决百姓中的实际困难么?无论参与哪个部门,这些都是基本素质。
至于之后还有复试和面试,那就是他们考试的部门来协同了。毕竟术业有专攻,许多岗位都是需要专业人才的。
考试进行的很顺利,当然作弊这种事儿自古就有,中丨华也不能免除。沈安侯火眼金睛,将一个面色不对的中年男子拎起来,果然在他袖口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小抄。
对于作弊的惩罚非常严重,不仅永久性取消国考资格,还要在个人履历上记上一笔,甚至被安保带走喝茶。那中年男子当场便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被巡查的保安架了出去。
梁子信听说有人作弊也是一惊,赶紧去看一圈,才心有余悸的回来:“还好不是咱们江州来的,不然老脸都要被丢光。”
沈淑窈便无语:“都是你治下百姓,无论哪儿来的都一样丢你的脸。”
梁子信打个哈哈,并不回答。实在是他对江州两所学校寄予厚望,也希望他们能一步步凭实力走上来,成为沈淑窈的左膀右臂,辅佐她彻底稳固政局,按照她的心意实施统治。
这是独属于他的忠诚,哪怕他和沈淑窈是同僚,连级别也相近,但他心中始终固守着这一点:他岑易,是沈淑窈的嫡系,是她的下属,沈淑窈是她认定的主公。
偶尔回想自己假扮梁子信的身份,自以为能耐的闯入江州,却被沈淑窈毫不犹豫的关进了地牢,甚至彻底将他收服,岑易便有一种荒诞和茫然的感触。沈安侯和他预料的一样成为了明主,但他却并非跟随沈安侯,而是在沈大老爷的亲闺女手里成就了自己的权柄和梦想。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世界,连他都从来不敢想象。他更没有预料到,能有人如此“天真”,又真的将不切实际的梦想做成了现实。
男女平等,士庶平等,这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沈家两代人多少艰辛。他始终追随在他们身边,才将一切看的更分明——对于沈家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对于这个时代、这天下来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飞越。
真想知道百年后、千年后,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梁子信憧憬着,将目光转向一间间考场,一切就需要考他们来实现了。
不提所有人思绪纷扰,时间从未停止脚步。一日的考核在水墨流淌中结束,学子们带着茫然的神色出了考场,揉着眼睛返回家中或旅馆。有人决定就在京城等待消息,也有人想要回乡再做打算。
如今交通已经便的十分便利,加之沈淑窈注重人才,对他们也有不少关照,因此并不用在意是不是会出什么岔子。而组建好的改卷团队也蓄势待发,面对堆成小山一样的考卷发起了冲击。
公元11年三月,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批阅、一个月的审核和一个月的抽样检查和统计成绩,国考终于宣布正式结束,在三月四日向所有百姓宣布考试结果。
京城的街道早已被修成宽阔的水泥马路,四轮马车和新式小汽车按照规划的路线往来穿梭。虽然是阳春三月,清晨的天气依旧有几分湿寒,但这显然阻挡不了京城百姓们的热情和期盼。
因广播的广泛使用,学子们并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拥挤着看皇榜。沈淑窈早就宣告了广播时间,而各地州府同样能接受到信息,哪怕已经回乡之人,也可以在自家附近的收听点听到考试结果。 ↑返回顶部↑
沈淑窈天不怕地不怕,哄她爹都和喝水吃饭一样,唯有这位嫂子能把她治的死死的。和小时候一样讪讪的吐了吐舌头,沈淑窈正了神色,示意礼仪官可以开始考前宣誓仪式。
冷风呼啸中,几千学子右手握拳,举起,一声声念出他们从进学时便开始背诵的条例。这些话语早已深入人心,是他们始终追随的目标。
几千人的声音,有千军万马的气势。沈淑窈亦明白,这些便是国家的未来。如沈安侯所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会是你们的。”年轻人才是未来的主宰,才预示着无限可能。
宣誓过后,自然是各自寻找考场和座位,学子们满脸骄傲,目不斜视。他们是各地选拔出来最优秀的人才,通过层层考核才来到这里。而在这场考试之后,他们便有了角逐官场的权利。
哪怕是沈淑窈说了一万遍“当百姓的公仆”,所有人对为官的第一个想法始终是权利的象征。不过这也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只沈淑窈一直将吏治抓的极其严格,尽量少出贪官污吏,或碌碌无为之辈。
辰时初刻,铃声响,一张张带着墨香的考卷被发了下去。考官们在讲台上诵念考试注意事项,随时观察着下头的动向。
沈安侯和林菁也难得的有兴趣出来客串一把监考老师,只两人黏黏糊糊非要在同一个考场里,还不时“交头接耳”。巡考的楚瑜看的一脸黑线,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他俩。
老头老太太脸皮厚,根本不搭理年轻人。实在是他们太熟悉这种考试的氛围,简直让他们怀疑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他们原来的世界里。
“那时候国考也是这差不多的样子诶。”林菁所在的医学院当过国考考场,她也参与过监考,和如今并无二致:“不过这个时代的条件还是不行,连个空调都没有。”
“你就消停了吧,想想当年连辣椒都没有,还不是挺过来了?”沈安侯说的无可奈何,心里却在琢磨着,虽然没有空调,但电风扇暖风机可以着手考虑起来了。
“那点灯呢?不是说可以投入使用了么?”林菁思维跳的快:“今天是个大晴天还好,但总有遇上阴天的时候吧?”
“点灯要装,但要从所有学校开始。”沈安侯解释道:“那些才是日读书夜读书的人呢,别的小小年纪熬坏了眼睛。考试不过三个小时,所有人克服克服嘛。”
他们一边闲聊,时间亦飞快过去。除了中途如厕,学子们奋笔疾书。他们之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年纪不小在社会中做了许久的工匠农人,没有人觉得自己身份更高一等,也没有人会妄自菲薄,因为他们始终站在相同的平台上,平等公平的进行角逐。
上午考试的是时政,下午还有三小时的论述。沈安侯完全将后世的考试方法抄给了闺女,而沈淑窈亦觉得很不错。为官者不就是要了解政局并知道如何解决百姓中的实际困难么?无论参与哪个部门,这些都是基本素质。
至于之后还有复试和面试,那就是他们考试的部门来协同了。毕竟术业有专攻,许多岗位都是需要专业人才的。
考试进行的很顺利,当然作弊这种事儿自古就有,中丨华也不能免除。沈安侯火眼金睛,将一个面色不对的中年男子拎起来,果然在他袖口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小抄。
对于作弊的惩罚非常严重,不仅永久性取消国考资格,还要在个人履历上记上一笔,甚至被安保带走喝茶。那中年男子当场便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被巡查的保安架了出去。
梁子信听说有人作弊也是一惊,赶紧去看一圈,才心有余悸的回来:“还好不是咱们江州来的,不然老脸都要被丢光。”
沈淑窈便无语:“都是你治下百姓,无论哪儿来的都一样丢你的脸。”
梁子信打个哈哈,并不回答。实在是他对江州两所学校寄予厚望,也希望他们能一步步凭实力走上来,成为沈淑窈的左膀右臂,辅佐她彻底稳固政局,按照她的心意实施统治。
这是独属于他的忠诚,哪怕他和沈淑窈是同僚,连级别也相近,但他心中始终固守着这一点:他岑易,是沈淑窈的嫡系,是她的下属,沈淑窈是她认定的主公。
偶尔回想自己假扮梁子信的身份,自以为能耐的闯入江州,却被沈淑窈毫不犹豫的关进了地牢,甚至彻底将他收服,岑易便有一种荒诞和茫然的感触。沈安侯和他预料的一样成为了明主,但他却并非跟随沈安侯,而是在沈大老爷的亲闺女手里成就了自己的权柄和梦想。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世界,连他都从来不敢想象。他更没有预料到,能有人如此“天真”,又真的将不切实际的梦想做成了现实。
男女平等,士庶平等,这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沈家两代人多少艰辛。他始终追随在他们身边,才将一切看的更分明——对于沈家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对于这个时代、这天下来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飞越。
真想知道百年后、千年后,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梁子信憧憬着,将目光转向一间间考场,一切就需要考他们来实现了。
不提所有人思绪纷扰,时间从未停止脚步。一日的考核在水墨流淌中结束,学子们带着茫然的神色出了考场,揉着眼睛返回家中或旅馆。有人决定就在京城等待消息,也有人想要回乡再做打算。
如今交通已经便的十分便利,加之沈淑窈注重人才,对他们也有不少关照,因此并不用在意是不是会出什么岔子。而组建好的改卷团队也蓄势待发,面对堆成小山一样的考卷发起了冲击。
公元11年三月,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批阅、一个月的审核和一个月的抽样检查和统计成绩,国考终于宣布正式结束,在三月四日向所有百姓宣布考试结果。
京城的街道早已被修成宽阔的水泥马路,四轮马车和新式小汽车按照规划的路线往来穿梭。虽然是阳春三月,清晨的天气依旧有几分湿寒,但这显然阻挡不了京城百姓们的热情和期盼。
因广播的广泛使用,学子们并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拥挤着看皇榜。沈淑窈早就宣告了广播时间,而各地州府同样能接受到信息,哪怕已经回乡之人,也可以在自家附近的收听点听到考试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