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269节(3 / 4)
“为何?”
穆明珠跟她也不遮掩,道:“朕原本以为天下这么大,最终总能取中几名女学生,孰料竟一个也无。”寒门子弟读书难,女孩更不用想;但世家女郎,颇有从小读书识字的,其中自己肯钻研、家中又通融的,学识并不比男子弱。穆明珠原本打算若有如此考中的女学生,便作为典范立起来,起激励作用。
结果却是一个女学生都没有。
她其实已经提前预料到了这种结果,却还是有一丝淡淡的失落。
牛乃棠很快明白过来,道:“所以陛下要我去参加考试?”
穆明珠道:“朕想来想去,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这次殿试结束,不日下次乡试的报名便会开始。你要在洛阳报名,届时朕会安排人刁难你一番,你要大闹一场、闹到天下皆知,朕会出面解决,发专门的文书给地方上。”
其实如果牛乃棠去报名,负责的官员是不敢拦着的,因为她有身份摆在那里,多半会悄悄请示于皇帝。
但穆明珠考虑的,乃是地方上想要参加乡试却不敢的女子。她们是很可能被官员拦下,被家人劝阻的。
所以牛乃棠的意义,便是让她们看到一条光明的路,给她们去尝试的勇气。
而届时皇帝专门下达的文书,便是她们的底气。
牛乃棠全然懂了,她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道:“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声音越来越低,“我若是……考不中呢……”
穆明珠笑出声来,道:“晋泉这次还在殿试之列呢,你若是考不中……”
牛乃棠又羞又恼,大声道:“我会努力考的!”
第257章
为了拔擢人才,鼓励读书,朝廷下旨,科举制自永平六年起,连续三年,每年都考。
考试周期决定了学子的机会次数。每年都大考殿试,在后期很明显是不现实的,当朝中官员就位之后,朝廷消化不了这么多人才。如果朝廷把会试定为三年一次,那么读书人参加乡试取中之后,还要再苦读三年,等一个机会。现在连续三年,每年都大考的政令,显然是在一切都刚萌芽时的特殊例子。凡是生在此时的学子,若是抓住机会,便会比后来人少花费时间在苦读煎熬上。
四月殿试后的春日宴刚过,第一次科举的三甲进士都各有去处,紧跟着当年乡试的报名便又开始了。去岁乡试取中,会试却没能取中的学子,将和本年通过乡试的学子一同,参加来年的会试。有了今科探花郎卢净的例子在,众学生报名乡试比之从前踊跃了许多倍。
穆明珠对众进士的分派是有道理的,大部分是按照他们所擅长的与官职所需要的相结合,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让他们发光发热。
譬如探花郎卢净,就分外适合留在朝中做侍郎。他主要是给皇帝伺候文墨,常伴天子左右。
穆明珠带着他,正是为了要激发世人发奋读书的心。
状元郎与榜眼韩清,虽然比卢净成绩更好,但是他们都不如卢净年轻俊美。一个人若是垂垂老矣,终于考取了状元郎,精神固然令人起敬,但却绝不会是少年读书人所向往的。再没有什么比年轻俊美的探花郎,更能激发年轻人的读书欲望。卢净的效果,正如后世的明星效应。
穆明珠留他在朝中,正是要他做一个象征,做出一种激励。
只是她没有想到,卢净本身的故事远不如春日夜宴她亲手为之系上一朵红蔷薇来得传奇。
在场人数众多,传到宫外什么说法都有,也不乏有暧昧色彩者。其实哪怕不带暧昧色彩,只是女皇亲手系花衣带间,对于芸芸学子来说,已是惊世殊荣。
穆明珠听牛乃棠讲了这些传闻,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道:“不管为了什么而参加考试,只要他们肯来,便是好的。”
希望假以时日,世家子弟会察觉他们胳膊拗不过大腿,不再挣扎,转身汇入时代的洪流。
牛乃棠方才陪皇帝用了晚膳,这会儿坐在椅子上,正有些打盹,揉着眼睛,嘟囔道:“哎唷,今日一场大闹,臣可真是累坏了……”
她奉穆明珠密旨,今日往洛阳乡试报名点,与管理的官员互相帮衬着“大闹”了一场。
两边都得了皇帝的叮嘱,这场大闹立时成了洛阳城中的头号新闻,并迅速向全国传播开来。
而按照原定计划,穆明珠亲自出面,不但斥责了“阻拦”牛乃棠报名的官员,而且将之一撸到底,发落到文学馆修书去了。牛乃棠成功报名乡试。有她的例子在,地方各州郡不断有表奏,当地也有女子报名乡试,人数虽然还很稀少,但比之去岁一个没有总是好了许多。而那名被发落去修书的官员,悄无声息升迁到了比原来还高的位置。 ↑返回顶部↑
穆明珠跟她也不遮掩,道:“朕原本以为天下这么大,最终总能取中几名女学生,孰料竟一个也无。”寒门子弟读书难,女孩更不用想;但世家女郎,颇有从小读书识字的,其中自己肯钻研、家中又通融的,学识并不比男子弱。穆明珠原本打算若有如此考中的女学生,便作为典范立起来,起激励作用。
结果却是一个女学生都没有。
她其实已经提前预料到了这种结果,却还是有一丝淡淡的失落。
牛乃棠很快明白过来,道:“所以陛下要我去参加考试?”
穆明珠道:“朕想来想去,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这次殿试结束,不日下次乡试的报名便会开始。你要在洛阳报名,届时朕会安排人刁难你一番,你要大闹一场、闹到天下皆知,朕会出面解决,发专门的文书给地方上。”
其实如果牛乃棠去报名,负责的官员是不敢拦着的,因为她有身份摆在那里,多半会悄悄请示于皇帝。
但穆明珠考虑的,乃是地方上想要参加乡试却不敢的女子。她们是很可能被官员拦下,被家人劝阻的。
所以牛乃棠的意义,便是让她们看到一条光明的路,给她们去尝试的勇气。
而届时皇帝专门下达的文书,便是她们的底气。
牛乃棠全然懂了,她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道:“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声音越来越低,“我若是……考不中呢……”
穆明珠笑出声来,道:“晋泉这次还在殿试之列呢,你若是考不中……”
牛乃棠又羞又恼,大声道:“我会努力考的!”
第257章
为了拔擢人才,鼓励读书,朝廷下旨,科举制自永平六年起,连续三年,每年都考。
考试周期决定了学子的机会次数。每年都大考殿试,在后期很明显是不现实的,当朝中官员就位之后,朝廷消化不了这么多人才。如果朝廷把会试定为三年一次,那么读书人参加乡试取中之后,还要再苦读三年,等一个机会。现在连续三年,每年都大考的政令,显然是在一切都刚萌芽时的特殊例子。凡是生在此时的学子,若是抓住机会,便会比后来人少花费时间在苦读煎熬上。
四月殿试后的春日宴刚过,第一次科举的三甲进士都各有去处,紧跟着当年乡试的报名便又开始了。去岁乡试取中,会试却没能取中的学子,将和本年通过乡试的学子一同,参加来年的会试。有了今科探花郎卢净的例子在,众学生报名乡试比之从前踊跃了许多倍。
穆明珠对众进士的分派是有道理的,大部分是按照他们所擅长的与官职所需要的相结合,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让他们发光发热。
譬如探花郎卢净,就分外适合留在朝中做侍郎。他主要是给皇帝伺候文墨,常伴天子左右。
穆明珠带着他,正是为了要激发世人发奋读书的心。
状元郎与榜眼韩清,虽然比卢净成绩更好,但是他们都不如卢净年轻俊美。一个人若是垂垂老矣,终于考取了状元郎,精神固然令人起敬,但却绝不会是少年读书人所向往的。再没有什么比年轻俊美的探花郎,更能激发年轻人的读书欲望。卢净的效果,正如后世的明星效应。
穆明珠留他在朝中,正是要他做一个象征,做出一种激励。
只是她没有想到,卢净本身的故事远不如春日夜宴她亲手为之系上一朵红蔷薇来得传奇。
在场人数众多,传到宫外什么说法都有,也不乏有暧昧色彩者。其实哪怕不带暧昧色彩,只是女皇亲手系花衣带间,对于芸芸学子来说,已是惊世殊荣。
穆明珠听牛乃棠讲了这些传闻,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道:“不管为了什么而参加考试,只要他们肯来,便是好的。”
希望假以时日,世家子弟会察觉他们胳膊拗不过大腿,不再挣扎,转身汇入时代的洪流。
牛乃棠方才陪皇帝用了晚膳,这会儿坐在椅子上,正有些打盹,揉着眼睛,嘟囔道:“哎唷,今日一场大闹,臣可真是累坏了……”
她奉穆明珠密旨,今日往洛阳乡试报名点,与管理的官员互相帮衬着“大闹”了一场。
两边都得了皇帝的叮嘱,这场大闹立时成了洛阳城中的头号新闻,并迅速向全国传播开来。
而按照原定计划,穆明珠亲自出面,不但斥责了“阻拦”牛乃棠报名的官员,而且将之一撸到底,发落到文学馆修书去了。牛乃棠成功报名乡试。有她的例子在,地方各州郡不断有表奏,当地也有女子报名乡试,人数虽然还很稀少,但比之去岁一个没有总是好了许多。而那名被发落去修书的官员,悄无声息升迁到了比原来还高的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