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1 / 2)
第一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 最后以阿史那鸣鼓收兵, 我们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告一段落。这之后又断断续续地打了一个多月, 我军依旧稳稳地驻守在此地。
冬至了。陆久安弄了些饺子。虽然个头小得可怜, 但到底是热乎饭。我又命人支起大锅, 熬了浓浓的一锅牛骨汤,让将士们暖肚子。
我端着饭碗坐在城门楼上发呆。看着魏叔用命换来的粮饷, 咬了咬牙, 张嘴全灌了进去。我被烫出了眼泪,刚勉强咽下去, 又听见号角声起, 连忙把碗一扔去扛旗。城门楼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徐长治匆匆走过来说道:“殿下, 突厥人在叫阵, 让您下城楼决斗。不如微臣代替您下去, 砍他几个敌将杀杀他们的士气?”
“不, 没必要的。”我搂着战旗回道。当初刘将军就是受了挑衅,结果折在了这上头,看来突厥人中不乏有高手。我们没必要为逞一时之快而送了命,他叫阵就任他叫, 横竖老子不下这城楼, 你也奈何不了我。
然而突厥人叽哩哇啦地喊个不停, 用蹩脚的中原话骂了我十八代祖宗。我依旧无动于衷, 直到突厥人扛了个旗子立在城门楼下, 大声喊道:“中原人, 你们的将军在这里,不下来看一看吗?”
旗杆顶上,拴着魏叔的头。随着突厥人的乱摇,如同一颗破败的驼铃,在风中微微晃动。
我的心顿时被攥成了一团,胸腔里带着火几乎燃尽了血液。守城的士兵们瞬间被激怒,不少人趴在城楼上嘶吼,骂阿史那是畜牲。阿史那趁我们不备,又派出弓箭手偷袭。数位士兵被击中,一时间乱成了一团。
上官夏匍匐在地上抢治伤员。我则把战旗往肩膀上一搭,居高临下地吼道:“阿史那,你他娘的就是个泼妇骂街,爷爷我就是不下去,不给你耍阴招的机会。你折辱我们大将军的尸身,却折不掉他的魂!有本事你攻下来这座城啊!奶奶的,老子敢陪着城池共存亡,你除了会玩阴谋诡计和残害同族之外,还会个什么?”
“成王败寇,中原的王若是不服气,来战一战!”门楼底下忽然换了个人喊话,说话利索了许多。
我见那人一脑袋的羽毛头饰,推测他应当是个小头领,便冷笑一声道:“寇?你们踏在我们的土地上,抢着我们的东西,本就是一群佞寇。你们且继续为阿史那效命吧,下场无非就那么两个——被我们打败或者被阿史那用完就杀。”
“中原的王,你休得挑拨离间!”那男子恼羞成怒,叉着腰又开始叫骂。
我懒得听,哈哈干笑几声后呵斥道:“狗奴才!去问问你们的主子,手上沾染了多少同族的血!老子敢站在这里给同族人当挡箭牌,而他阿史那却缩在后头捅刀子。你拿他当“王”,他却不过把你们当成一条狗罢了。老子懒得跟你们这群可悲的癞皮狗说话了,能动手别哔哔!”
说罢我使了个眼色。徐长治立刻举起长弓,一箭便射穿了那人的脑袋。士兵们叫好声一片,我则满心嘀咕:“同样是一起学的射箭,怎么我连弓都端不正……”
突厥人见诓不出来我,便不再叫阵,而是再度发起了进攻。砍杀声远播而至,如洪水奔腾,似震雷轰响,使得城墙嗡嗡作响。鏦鏦铮铮,金铁皆鸣。黑压压的一片突厥人扛着长梯架在城墙往上爬。我又命人往下砸石头,不行就浇热油。又是打了数个昼夜,城墙上下遍地尸骨,血迹在凌厉的寒风中冻成了冰,红漆漆地涂得到处都是。
是夜,突厥人再度收兵暂退。大雪北风催,带着慈悲埋葬了掉落至城墙脚下的尸体。我灵机一动,命人去抬冷水,顺着城墙,成缸地往下浇。等了一宿,果不其然,城墙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突厥人攻城架不住梯子,又不可能现凿冰,只能跳脚继续骂我。
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我军又守了几个月,愣是熬到了开春。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千疮百孔的城门楼居然没塌方。我跟守城将士们都混熟了,揣着袖子蹲地上唠嗑。有几个年岁不大的娃娃兵问我皇宫是什么样子的,我回皇宫就那个样儿,无非屋子大点儿院子多点儿,其实冬冷夏热住得挺不舒服。再加上咱们穷得叮当响,屋顶漏了我都舍不得修。
于是有个士兵自告奋勇地说,等打完了仗就去帮我修房顶,他家可是祖传瓦匠。我甚是宽慰,正想着要不要换个装修格调,徐长治突然把我拉至一边小声道:“殿下,粮饷不太够了,约莫还能扛一个月。”
“跟朝中联系上了吗?让兵部尚书想办法把南边的粮食运过来。”我问道。
徐长治面色不佳,略一踟蹰后说道:“殿下,微臣不敢瞒您。我们已经与兵部尚书失去联系许久了。派出去的密函全部石沉大海……好像是出事了。”
我沉默,心里的不安徒然增大。我摸不清是信被劫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只问道:“丞相他们怎么样了?晟宣国和祁国打出去了吗?”
“不知。”徐长治又将声音压低了几分:“殿下,算来我们已经守了四个月了,然而我们却没接到任何的外援……殿下您,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吧……”
我故作淡定,将不合身的头盔正了正道:“无妨。丞相说挺过半年就有转机。我们再等等。”
我是信任钟伯琛的能力的。再不济,还有我那大刀底下出威望的大哥。一想起钟伯琛,我竟夕起相思,寻了个没人的犄角旮旯将他给我的玉佩拿出来亲了亲,暗道这日子可真快,一眨眼就是个弹指数载。我们这对儿奔三的老爷们,老夫老妻得却搞了个“两地分居”,真真想煞个人。
正感叹着,我的袖子里突然滚落出一物。捡起来一看,原是母后给我的玉佩。我顿时懊恼不已,我该把此物给兵部尚书他们留下,免得我回不去……
呸呸呸。我赶忙啐了一口,把这晦气的想法压了下去。这时陆久安端着碗热汤走了过来,让我赶紧暖暖身子。我随手把玉佩给了他,让他替我收好,正端着碗喝了一口,就听陆久安惊诧道:“咦?这玉佩怎生得一模一样?”
我呛了一口,只见陆久安打兜里摸出了阿兰桑的玉佩,举在阳光底下比对了一阵子后道:“真真一模一样……哎哟,上头还刻了字。”
我慌忙抢过来仔细辨认。确实,母后的玉佩跟阿兰桑的玉佩,除了上面的刻字之外,从玉料到纹路,皆极其相似。母后的玉佩上刻着个“彻”字,想必是父皇的名字;而阿兰桑的玉佩上刻了个馨字,不知指得是谁。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问道:“你还记得母后的闺名吗?我忘却了。”
陆久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奴才记得,太后娘娘的闺名是顾馨。”
说罢我俩都愣住了。我从脑海中把阿兰桑的面容跟母后年轻时的样子叠在一起,虚虚实实,大差不离,竟有六七分相似。 ↑返回顶部↑
冬至了。陆久安弄了些饺子。虽然个头小得可怜, 但到底是热乎饭。我又命人支起大锅, 熬了浓浓的一锅牛骨汤,让将士们暖肚子。
我端着饭碗坐在城门楼上发呆。看着魏叔用命换来的粮饷, 咬了咬牙, 张嘴全灌了进去。我被烫出了眼泪,刚勉强咽下去, 又听见号角声起, 连忙把碗一扔去扛旗。城门楼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徐长治匆匆走过来说道:“殿下, 突厥人在叫阵, 让您下城楼决斗。不如微臣代替您下去, 砍他几个敌将杀杀他们的士气?”
“不, 没必要的。”我搂着战旗回道。当初刘将军就是受了挑衅,结果折在了这上头,看来突厥人中不乏有高手。我们没必要为逞一时之快而送了命,他叫阵就任他叫, 横竖老子不下这城楼, 你也奈何不了我。
然而突厥人叽哩哇啦地喊个不停, 用蹩脚的中原话骂了我十八代祖宗。我依旧无动于衷, 直到突厥人扛了个旗子立在城门楼下, 大声喊道:“中原人, 你们的将军在这里,不下来看一看吗?”
旗杆顶上,拴着魏叔的头。随着突厥人的乱摇,如同一颗破败的驼铃,在风中微微晃动。
我的心顿时被攥成了一团,胸腔里带着火几乎燃尽了血液。守城的士兵们瞬间被激怒,不少人趴在城楼上嘶吼,骂阿史那是畜牲。阿史那趁我们不备,又派出弓箭手偷袭。数位士兵被击中,一时间乱成了一团。
上官夏匍匐在地上抢治伤员。我则把战旗往肩膀上一搭,居高临下地吼道:“阿史那,你他娘的就是个泼妇骂街,爷爷我就是不下去,不给你耍阴招的机会。你折辱我们大将军的尸身,却折不掉他的魂!有本事你攻下来这座城啊!奶奶的,老子敢陪着城池共存亡,你除了会玩阴谋诡计和残害同族之外,还会个什么?”
“成王败寇,中原的王若是不服气,来战一战!”门楼底下忽然换了个人喊话,说话利索了许多。
我见那人一脑袋的羽毛头饰,推测他应当是个小头领,便冷笑一声道:“寇?你们踏在我们的土地上,抢着我们的东西,本就是一群佞寇。你们且继续为阿史那效命吧,下场无非就那么两个——被我们打败或者被阿史那用完就杀。”
“中原的王,你休得挑拨离间!”那男子恼羞成怒,叉着腰又开始叫骂。
我懒得听,哈哈干笑几声后呵斥道:“狗奴才!去问问你们的主子,手上沾染了多少同族的血!老子敢站在这里给同族人当挡箭牌,而他阿史那却缩在后头捅刀子。你拿他当“王”,他却不过把你们当成一条狗罢了。老子懒得跟你们这群可悲的癞皮狗说话了,能动手别哔哔!”
说罢我使了个眼色。徐长治立刻举起长弓,一箭便射穿了那人的脑袋。士兵们叫好声一片,我则满心嘀咕:“同样是一起学的射箭,怎么我连弓都端不正……”
突厥人见诓不出来我,便不再叫阵,而是再度发起了进攻。砍杀声远播而至,如洪水奔腾,似震雷轰响,使得城墙嗡嗡作响。鏦鏦铮铮,金铁皆鸣。黑压压的一片突厥人扛着长梯架在城墙往上爬。我又命人往下砸石头,不行就浇热油。又是打了数个昼夜,城墙上下遍地尸骨,血迹在凌厉的寒风中冻成了冰,红漆漆地涂得到处都是。
是夜,突厥人再度收兵暂退。大雪北风催,带着慈悲埋葬了掉落至城墙脚下的尸体。我灵机一动,命人去抬冷水,顺着城墙,成缸地往下浇。等了一宿,果不其然,城墙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突厥人攻城架不住梯子,又不可能现凿冰,只能跳脚继续骂我。
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我军又守了几个月,愣是熬到了开春。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千疮百孔的城门楼居然没塌方。我跟守城将士们都混熟了,揣着袖子蹲地上唠嗑。有几个年岁不大的娃娃兵问我皇宫是什么样子的,我回皇宫就那个样儿,无非屋子大点儿院子多点儿,其实冬冷夏热住得挺不舒服。再加上咱们穷得叮当响,屋顶漏了我都舍不得修。
于是有个士兵自告奋勇地说,等打完了仗就去帮我修房顶,他家可是祖传瓦匠。我甚是宽慰,正想着要不要换个装修格调,徐长治突然把我拉至一边小声道:“殿下,粮饷不太够了,约莫还能扛一个月。”
“跟朝中联系上了吗?让兵部尚书想办法把南边的粮食运过来。”我问道。
徐长治面色不佳,略一踟蹰后说道:“殿下,微臣不敢瞒您。我们已经与兵部尚书失去联系许久了。派出去的密函全部石沉大海……好像是出事了。”
我沉默,心里的不安徒然增大。我摸不清是信被劫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只问道:“丞相他们怎么样了?晟宣国和祁国打出去了吗?”
“不知。”徐长治又将声音压低了几分:“殿下,算来我们已经守了四个月了,然而我们却没接到任何的外援……殿下您,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吧……”
我故作淡定,将不合身的头盔正了正道:“无妨。丞相说挺过半年就有转机。我们再等等。”
我是信任钟伯琛的能力的。再不济,还有我那大刀底下出威望的大哥。一想起钟伯琛,我竟夕起相思,寻了个没人的犄角旮旯将他给我的玉佩拿出来亲了亲,暗道这日子可真快,一眨眼就是个弹指数载。我们这对儿奔三的老爷们,老夫老妻得却搞了个“两地分居”,真真想煞个人。
正感叹着,我的袖子里突然滚落出一物。捡起来一看,原是母后给我的玉佩。我顿时懊恼不已,我该把此物给兵部尚书他们留下,免得我回不去……
呸呸呸。我赶忙啐了一口,把这晦气的想法压了下去。这时陆久安端着碗热汤走了过来,让我赶紧暖暖身子。我随手把玉佩给了他,让他替我收好,正端着碗喝了一口,就听陆久安惊诧道:“咦?这玉佩怎生得一模一样?”
我呛了一口,只见陆久安打兜里摸出了阿兰桑的玉佩,举在阳光底下比对了一阵子后道:“真真一模一样……哎哟,上头还刻了字。”
我慌忙抢过来仔细辨认。确实,母后的玉佩跟阿兰桑的玉佩,除了上面的刻字之外,从玉料到纹路,皆极其相似。母后的玉佩上刻着个“彻”字,想必是父皇的名字;而阿兰桑的玉佩上刻了个馨字,不知指得是谁。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问道:“你还记得母后的闺名吗?我忘却了。”
陆久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奴才记得,太后娘娘的闺名是顾馨。”
说罢我俩都愣住了。我从脑海中把阿兰桑的面容跟母后年轻时的样子叠在一起,虚虚实实,大差不离,竟有六七分相似。 ↑返回顶部↑